在秦岭之巅“推”火车
“外表承认,正常!”“承认信号,结束!”清晨,我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新丰镇机务段司机王伟和李佳龙认真执行列车开行前的预备工作。他们当天的使命是担任“补机”司机,将值乘的6063次列车一路向上“推”到被誉为“云端车站”的秦岭站,再从秦岭站担任车头拉回一列卡车。
当天9时许,列车从宝鸡站开出,驶过宝成铁路任家湾站后,开端弯曲向上攀爬,预备从秦岭北麓“翻岭”。
26岁的王伟是宝秦机车队最年青的司机,上班仅3年就通过层层选拔,拿到了正司机驾照,现在已值乘320余趟列车,安全走行超5.3万余公里。本年春运,王伟初次担任6063次客车牵引使命,成为全国干线铁路最大坡道的“掌舵手”。
建成于1958年的宝成铁路,是我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让“难于上青天”的秦蜀古道变为通途。也正因为地形杂乱、建成早,这条线路坡多弯急,成为我国铁路交通线上最具应战的运送线路之一。
“咱们正在穿越的秦北区段,尽管只要45公里,却有桥梁58座、地道48个,30‰及以上的长大坡道11处,列车操作杂乱多变。”王伟和记者说,经由这儿通过的客车,需求两台机车牵引,一起发力往前拉着上秦岭。要是卡车,需3台机车前拉、后推——列车头部一台机车拉,尾部两台机车推,才干确保上山动力足够,列车安全“翻岭”。
值乘不同车型、不一样的部位的“补机”,对司机的操作要求各不相同。王伟需求熟练掌握3种机车操作方法,以做到精准操作。一路上,副司机李佳龙帮忙王伟眺望线路、承认参数。列车行至“观音山展线”字形迂回跋涉,“上岭”的斜度一直在改变。王伟一边手握闸把,不断调整列车牵引力,一边脚踩踏板进行“撒砂”,避免车轮空转打滑。
通过1个多小时的严重操作,10时43分,列车安全爬上秦岭高坡,准时抵达秦岭站。在这儿,6063次列车仅泊车8分钟。他们将机车与后部连挂摘开,等候下岭列车的“补机”值乘使命。
这时,总算有空的王伟翻开车窗,在下车的人群中寻觅父亲的身影。王伟的父亲在外地务工,每年新年都要坐这趟车回家,本年是他第一次坐上儿子开的火车。
“伟伟开得真不赖,是咱们家的自豪。”在站台上,王伟的父亲回身向驾驶室的儿子招手,竖起了大拇指。
“看,我家就在那里!”王伟指向秦岭站对面的马路慨叹,“小时候,我常常站在家门口看火车,现在总算将火车开到了家门口。”
14时许,从四川广元开来的30320次卡车抵达秦岭站,这趟列车重达2000多吨,为了可以更好的确保下岭安全,需求他们再次加挂“补机”。王伟说:“下岭的货品列车需求前压、后拽,头部两台机车和后部一台机车一起合作,才干控制住下山的速度。”
18时,列车抵达宝鸡东站,王伟总算松了一口气。“村里外出务工的乡亲们都要回来了,我要把我们安全送到家。”王伟说。